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图片快讯
在今天(25日)举行的2019年招标投标行业成果发布会上,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向全行业发布了《中国招标投标发展报告(2018年)》《非招标方式采购文件示范文本》《PPP项目选择咨询机构招标文件示范文本》《PPP项目选择社会资本方招标文件示范文本(公路项目)》《PPP项目选择社会资本方招标资格预审文件示范文本(公路项目)》。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会长任珑出席发布会并做会议总结。
任珑指出,制定高质量的行业标准规范,是行业协会适应深化改革形势和高质量发展要求,为会员、行业和政府做好服务的重要方式和主要抓手。2016年以来,中国招标投标协会以推动招标采购行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制定发布了一系列行业成果,招标采购行业系统化的标准体系初具雏形。这些成果是行业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也代表着行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任珑强调,标准规范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是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责任重大。中招协将不懈努力,让招标投标制度更加完善,让招标投标市场更加规范,让行业成果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对于《中国招标》杂志记者提出的业内关心的招标投标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招标代理机构未来的发展方向的提问,负责牵头起草《中国招标投标发展报告(2018年)》的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中国招标投标协会行业发展顾问组组长江苏省国际招标公司副总经理吴强表示,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依然平稳来看,国内经济发展的基本面依然向好,增长速度稳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会持续稳定增长。虽然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6号令颁布后依法必须招标的范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但基于招标效用已被社会各界所共识和接受,以及传统的招标思维惯性作用影响,短期内招标投标的市场规模仍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速度可能会有所放缓。
吴强认为,招标代理机构在发展方向上应逐步地由重程序轻专业的低层次程序服务向重专业、重价值的高层次技术咨询服务转变,建议招标代理机构以招标业务为基础,向前延伸至工程咨询前期咨询,向后延伸至工程造价、项目管理、绩效评价和后评价等业务领域,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
吴强介绍,目前,招标投标市场年交易规模已超过20万亿元,国内参加招标投标的企业约占大中型企业的80%。作为招标投标活动主体之一的招标代理机构,无论是数量、从业人员人数,还是代理招标采购规模都呈持续增长态势。据住建部统计,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共7717个,从业人员合计617584人,工程招标代理中标金额15.63万亿元,营业收入总额为2057.85亿元。截至2018年底,在中国政府采购网登记的政府采购代理机构数量已达11599家,在商务部完成注册的机构有1560家,据相关主管部门统计,2018年全国政府采购总体规模达到3.59万亿元,机电产品国际招标中标金额总计约456亿美元。
据了解,发布会得到了中国PPP咨询机构论坛、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研究中心、清华大学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研究中心的支持。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副会长李小林、石国虎、吴强出席发布会,贾建华副会长主持会议。中国招标投标协会央企会员单位代表,招标代理机构专委会、特许经营专委会成员单位代表,从事PPP项目的金融机构、证券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和咨询研究机构代表,相关行业协会和地方招标投标协会代表,业界专家学者,行业媒体和培训机构代表200余人参加会议。
负责牵头起草五个行业成果的负责人李小林、吴强、华杰工程咨询公司高会晋、内蒙古中实工程招标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罗岩介绍了各项成果的编制背景、过程、主要内容和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回答了媒体和与会代表的提问。
企业名称或证书编号可任填一个